一般來說常閱書刊必定置於就近之處,就我而言伸手所及有號外收藏﹑The Goddess Guide與The Goddess Experience,還有黎小姐的時裝時刻。
翻翻記錄原來下定決心買下時裝時刻已是2011年的事,比初版推出日期足足晚了四年,我擁有的已是第四版。時裝時刻只是Winifred過往專欄合集,但整合起來卻又是一個年代的蛻變過程,亦是看她娓娓道來自己的成長故事。我認為書中最真貴的不只是文字,更是豐富得令人詫異的照片收藏。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最能觸動人,「真實」亦是她與市面上云云作家(或寫手)最大的分別。你會說,唓,你又不認識她,作故仔就信? 是,正如你(曾)相信王迪詩是廿八歲女律師過著中產生活,黎堅惠是作家也是角色,真相從來都只是我們相信的事,不是嗎? 我相信只有一個會珍藏二十年大大小小畫面的人才能寫出如此真摰的文字,因為她相信也熱愛自己的生活,儘管那未必如意。
去年暑假有幸到過偶像舊居,那時她剛搬家,屋裡空蕩蕩也沒什麼留下。最深印象是在白色主調的書房中那面bookshelf wall,還有走廊中她兒子的畫。總覺得她兒子出生後她整個人都不同了,或者就像她自己說兒子有一個old soul來到這世界是有目的,那之後寫的追求的都不再一樣。一直都知道她除時裝建築音樂藝術以外,對星象學研究亦頗深,到天空之鏡寫的而完全是靈性上的追求。那時我看了三份一左右便覺得很難接受,儘管久不久你也會聽我談論星座,但我不相信這種偽科學。現在過了幾年我又覺得理論名稱是不是很重要呢,new age也好靈修也好,到底在重重似是而非的名詞後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那部份自是歸功於Eat Pray Love, 此時想到書店購回天空之鏡深入了解卻遍尋不獲。
年少時為了跟從這位偶像的足跡我跑了去唸港大,去修比較文學,只差沒成為St Johnian。這些決定大概沒錯,它們令我明瞭自己不需要也不可能成為Winifred,但偶像的話總在重要時候出現給我啟蒙。或許這個世界真的有某種引力是可以令所有事痊癒,也許便是Winifred筆下所說的愛。近幾個月Winifred在網誌上的文章都在解釋multidimention和輪迴,我想照這個理論她現在大概在另一些dimension或在輪迴中。 待我們努力昇華在源頭再會,bis dan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