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trailer已被金樓吸引 |
說什麼
故事
基本上故事線是環繞葉問和宮若梅,章子怡的戲份比梁朝偉略多,入場抱著看梁朝偉的心態果有點失望。張震飾演的一線天和小瀋陽那段和主線沒大關係,支離破碎得像是阿飛正傳中的梁朝偉。他存在的意義除了向世人展視一下八極拳大概還是突顯葉問的幸運。每次看王家衛電影總覺得沒有得到一個故事,而是一種感覺。這次的故事比較明顯,大約能以那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概括,說的是人,也是武林,也是一個消失的時代。不論是對人或對一個時代王家衛的電影多都有一種思憶的情懷,今次寫的是民國,也許真的是最壞也是最好的時代。
對白
一開首便以梁朝偉的獨白登場,就像是王家衛跟大家揮個手一樣親切。對白從來都是王家衛的強項,今次加了鄒靜之自然更是添了一份儒雅。戲中前半沒太多讓文藝青年與大眾分享的金句,因為大多對話都出自江湖中人之口自然是相當豪邁。宮寶森的話字字鏗鏘都是人生道理,張永成和葉問間的對話滿載細水長流式的幸福,葉問一句你看到的是南北派我看到的是世界更似是在暗喻香港電影,那些沒有腳的小鳥多一張船票你會否跟我走似乎不復見。到後半段有關葉問的感情戲一出金句就湧泉般源源不盡,一聽宮若梅那句「我的心裡曾經有過你」時心頭一震,到葉問答「我們之間沒有恩怨只有緣份」已是雙眼通紅,不用說老薑泣訴「你們相識半輩子實是你不知她,她不知你」那時有多心酸。
看什麼
演員
大概是周慕雲或黎耀輝那些憂鬱形象太深刻反看不慣樂天又內儉的葉問。但他的戲依然好看,那種瀟灑和淡淡然的心態演得淋彌盡致,但論搶戲自然不及剛烈的宮若梅。本就不喜歡章子怡,在沒期望下倒有些驚喜。雖然眼神沒以往光彩,但那種疲態似乎又適合宮若梅這角色,只能嘆歲月不饒人。其他角色戲份都不多,只奇怪王慶祥比趙本山更重要為何在海報上竟不見蹤影。或許在商業決定下有些人就成了裡子,哈哈。武打方面實在沒有研究,只認出劉家勇﹑袁和平和羅莽。不過好看還是得說好看,至少在捌餅那場是我這種門外漢也看得出錮中巧妙。各個角色都恰如其份(看梁朝偉和宋慧喬那麼合襯難免想起看甄子丹熊黛林時的突兀),市井的滑頭滑腦,大師則穩如泰山,選角上的確相當有眼光。
畫面
在最差劣的影評中總少不了那一句「不過畫面很漂亮」。是的,畫面上來說大概不能挑剔,而且沒有杜可風後仍處處有過去幾套王家衛電影的影子,例如時鐘特寫﹑面向牆身小洞說秘密的章子怡﹑宮若梅練六十四手那幕也略帶東方不敗水中練劍的孤苦﹑主角二人最後一次見面的背影鏡頭竟跟花樣年華如出一徹等,當然少不了只有景沒有人的空鏡頭還有黑底白字對白卡和讀白。(陰謀論一點,葉問和宮若梅對打那一場是否在回應春光乍洩中黎耀輝和何寶榮跳探戈那一段?)今次多了一個元素舊照片,看來也與它們互相輝映。
顏色運用上多得張叔平自然也是美輪美奐,不論是在宮寶森出殯那幕黑白衣相間和藍絲帶的素還是金樓繁花似錦的艷都一如其份。宮若梅在金樓設宴那儼如最後的晚餐的佈局也令我印象很深,而葉問到臨後似乎是坐在猶大的位置,不知是否有過份穿鑿附會。
在此戲中多次出現前後呼應的場境,例如葉問與張永成的握手和宮氏父女的握手,趙本山替葉問點煙煙草燃燒和宮若梅斷髮燃燒那一段,宮氏父女同用一手葉底藏花作對戰馬三的結束亦是一例。滿載寓意和潛台詞的手法仍是王家衛拿手絕活。這是一套很實在的武術片,不賣動作只賣武術,不用拳風衣袖擺動配音快鏡甚至弄個慢鏡也非常好看。
還有很多想說,但礙於對電影和攝影知識不足只好草草了事。
作為一個文筆差劣又平凡的觀眾,我會說我喜歡一代宗師但我未夠成熟去細味。無疑一代宗師在王家衛電影(不算上尚未成熟的旺角卡門)中最親民又最舉足輕重。不只是拍攝所耗人力物力金錢還有演員付出是多年港產/合拍片未見 — 指是有收獲的付出,大家都知道電影不是擲一堆錢和大卡士就會好看 — 更是電影中的深度。以往王家衛的電影都是沉鬱苦澀居多,每次看完不會嚎啕大哭,只會流一兩滴眼淚然後心有戚戚然。一代宗師也有部分是這樣,唯兒女私情從不在江湖佔重要地位。一代宗師是一個中年人在不斷往前驀然回首(如老猴掛印)那一個苦中帶甘的微笑,那種沈澱把以往醉生夢死中哀怨的呻吟都比下去。戲中曾說刀的重點在於藏,一代宗師絕對是深藏鞘內。可恨我太年青難以對這化境產生共鳴,只能在那微不足道的感情線苦惱抽泣。或許我也欠一個轉身,不要再看身後身只該走眼前路。
題外話,那間蒼涼古廟是遼寧義縣奉國寺的大雄殿,繼阿根廷或柬埔寨後又多一處朝聖地了。四小時Director's cut Blu Ray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